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中药在预防治疗疾病中的优越性。中医药在防控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体现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宏观支撑等使得中医药产业逐渐得到重视,加之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医药正在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中医药科研现代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科研现代化,创新是灵魂。习总书记南阳视察时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中医药的科研创新被提到了新高度,也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加大技术和资金等投入,中医药发展迅速,在理论创新和创新团队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河南省中医药发展现状与总书记的要求、国家的需要还有明显差距,中医药的发展在科研创新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我省“双一流”建设薄弱;中医药专业队伍后继乏人,后备军建设相对薄弱;缺乏中医药科研的领军人才;教学科研人员内生动力、创新活力不强;政策、资金、要素等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原始创新研究较少,在国家奖和平台建设上需有待突破;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配置需加强优化等系列问题。因此,需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中医药相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进行问卷调研,探索我省中医药新的创新路径,努力在“卡脖子”技术、原创性技术、迭代性技术等科研创新方面实现突破,开展本研究,也是落实习总书记对中医药的期望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强化创新发展、勇攀科技高峰上奋勇争先,积极推进我省中医药科研创新研究,为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现代化河南作出贡献。
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与创新路径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出台了系列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条例,例如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强对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以及其他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的科学研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医药技术创新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专利药、中药新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治疗重大疾病的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新型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实施绿色和智能改造升级,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从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加强重点领域攻关、建设高层次科技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动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
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作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重大部署,指出:要通过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推进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全覆盖、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把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来抓、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来加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促进了中医药发展,已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正在迈上快速发展的新台阶。与此同时,《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战略任务与重点工作围绕①建设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②提供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③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④发展高效能中医药健康产业⑤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⑥推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⑦提升中医药治理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开展。但目前我省中医药发展现状与总书记的要求、国家需要还有一些差距,中医药的发展在科研创新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体看,中医药原始创新还较少,迭代性、颠覆性、突破性的成果还缺乏,国家级一流创新平台有待突破;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方面还有待提升,在引领国际前沿方面还有明显不足;在围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需求,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攻关方面都待突破。缺少中医药科研领军人才、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还较少。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产业仍存在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聚集效应不强、创新成果转化水平较低、在中医药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等问题。国家及我省虽出台了多项相关中医药新政,但部分政策尚需细化、落实还需时间等。
河南省中医药科研优势与特点
河南省上古时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和经验指导下使用的药物,自公元1840年以前统称为“本草学”,它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三类,种类数不胜计。《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开始成熟的标志,其中的药物可正式称为中药,“豫药”在中医药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中的一类特殊产品,具有“农副产品”属性。在我国古代,神农为传说中医药的发明者,同时也是农业的发明人,不少神农传说与农业生产有关。而农副产品使用得当亦可成为中药材,如:浮小麦、薏苡仁、玉米须、生姜等,可知中药材的产生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南北地区,自古以来为粮食核心产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农业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经济中心所在地。
历史上,自从有了农业生产技术以后,就开始了药物的种植。河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医圣”的故乡。河南省既有北方的植物,也有南方的植物,可谓集南北各地植物之大成,其中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怀山药”,久负盛名。在汉代,汉景帝建立了药用植物园,并引种了许多药用植物。药材在汉代也已经成为商品,《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弘农郡(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药材贸易场所。史料记载唐代河南道的药材市场比较多,其中洛阳是当时大型而繁荣的药材市场之一。洪武元年,朱元璋即诏令全国药商在禹州(今河南省禹州市)集结交易,每年春、秋、冬三个会期。禹县地处中州,水陆交通皆便,自古是商业中心,明代更成为全国性药材市场。
据河南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不完全统计,河南省中药资源2700余种,有蕴藏量的种类236种,栽培品种99种。其中植物类2000多种,动物类270种,矿物类49种,其他25种,发现新品种10种;总储藏量86363万公斤,植物类64206万公斤,动物类9274万公斤,矿物及其他类17881万公斤。“四大怀药”就是产于古时河南怀庆府所辖的博爱、武陟、孟县、沁阳等地的中药材,历史资料记载,宋代怀庆府就开始了中药地黄的栽培。胡世林先生主编《中国道地药材》中把怀药的地域扩大到河南境内所产的有道地特性的药材,有地黄、牛膝、山药、茜草、天花粉(瓜蒌)、天南星、白附子、菊花、辛夷、红花、金银花、千金子等13种药材。王强、徐国均先生主编的《道地match药材图典》(中南卷)又增加了全蝎、漏芦(禹州漏芦)、虎掌南星、鬼箭羽、禹余粮、旋复花、商陆、斑蝥、蒺藜等。
河南境内有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大别山桐柏山区、豫东平原等自然区域。在不同的区域中,根据地理、气候特点,野生药材的采收和药材的人工栽培都有悠久的历史。太行山区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四季光、热、水时空差异明显,适合山区中药材的生长,例如党参、黄芩、知母、柴胡、秦皮、冬凌草、山楂、连翘、土鳖虫等,目前冬凌草、山楂人工栽培产量较大。伏牛山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山区中草药的生长,盛产山茱萸、麦冬、杜仲、丹参、天麻、百合、桔梗、半夏、天南星、猪苓、黄精、辛夷等,也是动物药材全蝎、蜈蚣、蜂蜜的主产区。大别山桐柏山区是淮河水系、汉江水系的发源地,气候湿润,温暖多雨,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喜温喜湿的中草药生长,例如;猫爪草、商茯苓、半夏、百合、薄荷、芦根、蒲黄、银杏等,近几年人工栽培夏枯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银杏叶等产量较大。豫东平原属黄淮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不均,光、热、水资源组合较好。平原土层深厚,有多条河流经过,地下水丰富,适合很多根类、全草类药材生长。豫东平原为我国粮食作物主产区,农民种植栽培经验丰富,东南部有亳州药材市场,西南部有禹州药材市场,根据药材市场的引导,是一些临床常用大宗药材的主产区,如:白芷、薄荷、白芍、牡丹皮、桔梗、板蓝根等。今年,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500万亩,占比为全国的6.7%。
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人口优势、区位和交通优势、历史文化优势、中药资源优势等。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人力资源大省;地处中原,交通发达,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养育了底蕴丰厚、极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文化,禹州药都、百泉药交会、四大怀药等文化遗产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财富。河南省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河南省中药材人工栽培的数量和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全省18个省辖市所辖158个县(市区)多数县市都有药材种植。山茱萸、山药、丹参、金银花、地黄、冬凌草共6个中药材8个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获得原产地标志认定的中药材有方城裕丹参、西峡山茱萸、封丘金银花、唐半夏、息半夏、南召辛夷、禹白附、禹白芷、桐桔梗、卢氏连翘、“四大怀药”(地黄、山药、菊花、牛膝)等27个品种。2014年中药农业产值200多亿元。药材种植基地发展较快,万亩以上规模的有温县、武陟的“四大”怀药生产基地,西峡、内乡山茱萸生产基地,封丘金银花生产基地,方城裕丹参生产基地,汝阳杜仲生产基地,卢氏连翘生产基地,南召辛夷生产基地,嵩县、辉县柴胡生产基地等,涉及到40余个中药材品种。
近年来,中药种植面积发展到430万亩,山茱萸等4个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15种中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中药农业实现产值103亿元,是2000年的5倍,107家中药企业、25家饮片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拥有宛西、羚锐、辅仁、太龙等知名中药现代化企业,培育了六味地黄丸、羚锐通络祛痛膏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中药大品种,今年中药工业产值超200亿元。河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中药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栽培生产,为中药制药、饮片加工、保健品、功能食品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产值超5亿元的中成药产品有: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针剂、六味地黄丸、月月舒冲剂、通络祛痛膏、柴胡口服液、补骨脂针剂等。
以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生产业初具规模。焦作市是“四大怀药”的主产区,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礼品、初加工等企业30余家家,怀药产品达180余种,产品档次正在由简单的初加工产品向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新开发的怀参膳食纤维、怀山药提取饮料、怀山药功能性肽酒、真空冻干活性怀山药微粉、怀山药葆丽软胶囊、三味地黄饮、铁棍山药浓缩丸等产品,科技含量和加工增值空间明显提高。
辛夷是南阳市主产的“八大宛药”之一,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40万亩,挂蕾的有10万亩左右,年产量最高达750万千克,年产值1.75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辛夷生产基地。近几年研制开发了治疗鼻炎、鼻窦炎的辛夷含片、软胶囊、鼻吸等保健品;以辛夷挥发油为原料开发了香水、保健精油、护肤品等。2014年辛夷加工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山茱萸已是河南伏牛山区的主产药材种之一,年产量突破600万千克,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西峡山茱萸”于2003年通过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河南宛西制药的“山茱萸规范化种植(GAP)基地”、北京同仁堂制药的“北京同仁堂南阳山茱萸基地”,分别于2003、2004年通过国家GAP认证。目前开发的功能产品有山茱萸酒、山茱萸果脯、山茱萸果奶、山茱萸奶粉、山茱萸果核保健枕等。
金银花为河南的道地药材之一,“密银花”、“封丘金银花”分别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密银花”,以新密市(密县)为中心,分布于禹州市、长葛市、新郑市、登封市、巩义市、新安县等,约5万亩,年产250万千克。“封丘金银花”,以封丘县为中心,分布于长垣县、滑县、濮阳县、鹤壁市、卫辉市、汤阴县等,约12万亩,年产600万千克。以金银花为原料开发的产品有茶、袋泡茶、饮料、挂面、牙膏等,年产值超过1亿元。
冬凌草是太行山区的主产药材,河南不仅是冬凌草的资源大省,同时又是应用大省,以冬凌草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药品有复方冬凌草含片、冬凌草片、冬凌草胶囊、冬凌草糖浆等。同时近几年又开发出了冬凌草茶叶、冬凌草袋泡茶、冬凌草饮料、冬凌草牙膏等保健品和日用品。2014年冬凌草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0亩,已基本实现了药材原料由野生到人工生产的转变。
中药衍生产业持续发展:以中药为主的功能性食品、食疗产品发展迅速。如我省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漯河休闲食疗企业和郑州依莱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均向功能性食品、食疗产品、化妆品和消毒用品的转型发展与升级,很好地发挥了河南农业大省优势,实现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食疗化和养生化,强调大健康理念,实现治未病目的。同时以中药为主要原料的兽药产品具有低毒、无残留、无副作用等特点,在绿色畜产品生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应用极其前景广阔。
借助沿黄天然氧吧、湿地等独特自然资源优势,我省黄河流域所产中药材含量居全国前列。黄河流域约有3亿亩沙漠沙地、湿地、盐碱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黄河流域盐碱地适宜种植道地药材红花、金银花、牡丹、草决明等,沼泽地适宜种植道地药材有银柴胡、锁阳等,能够防风固沙的药材有丹参、远志、川芎等。中药资源种植开发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中药材深度加工需要劳动力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人均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促使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帮助当地人民脱贫不返贫。
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南阳,2011年北京市在这里对口支援首个农业示范项目,具有独特固土保水作用的金银花入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作为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九重镇为确保一渠清水送京津和水源地农民致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金银花种植业,县财政每亩地补贴500元,免费提供种苗。该中扶贫模式,辐射带动基地周边23个村2000余人日常就近务工,350多户贫困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就地务工和订单金银花等形式实现了脱贫致富。目前,淅川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到3.5万亩,年形成产值3亿元以上,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未来五年内,金银花在全县范围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即将建成的环绕丹江口库区的“清水走廊”、“绿色走廊”和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年可形成产值10亿元以上,增加农民收入4亿元以上。除此之外,宛西制药已在西峡伏牛山腹地的寨根、二郎坪、太平、米坪等5个乡镇建立了22万亩的山茱萸生产基地,与农民签订了30年的收购合同,实行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企业每年反哺种植户8000万元以上,真正帮助当地人民实现脱贫不返贫。
发挥河南是中医药发源地的优势,大力扶持豫药品牌的打造与提升。促进黄河生态走廊、黄河湿地、山区丘陵地区的中药原生态种植;促进豫药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促进豫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促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在豫药制药中的实施。为脱贫提供持续支撑。
西医进入我国以来,中药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逐渐占据了我国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与西药相比,中药因其副作用少、依从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生产和发展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屠呦呦教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有效控制了疟疾的传播,并获得诺贝尔奖,大大提高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我国长期以来建立了中医药学术体系,但由于西医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影响,加之起效慢、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清、质量控制困难,因此,中药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本科院校开设的中医药课程大多侧重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课外实践相对较少,结果是学生只知道药物的名称而不知道药物的原植物,只知道其药理作用和药理作用书的用法,却不知道如何用药和如何辩证加减,把自己培养成药品供应商而不是药品服务商,进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中医药教育正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内涵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变。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中医思维能力,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给中医药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研究思路和方法
采用实地走访、文献查阅、数据收集、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本项 目研究,调研对象为企业、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等,主要针对中医药科研 政策、研发平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科研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 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为我省中医药科研和创新路径提供可参考的方案。
实地走访:组织专家团,按照不同专家领域走访我省和中医药科研创新兄弟强省的政府部门,调研我省人力资源管理,政府部门,中医药医疗机构、高校、企业等。
了解我省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优势和突出问题,针对我省科研政策、研发平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产学研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我省中医药科研创新现状,对比分析我省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 突出问题,学习借鉴兄弟强省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方针。
文献查阅:(1)通过中国知网、电子期刊资料库等获取与文献综述、发展 历史、概念定义等相关内容,获取国内外中医药科研政策、研发平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模式等优势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2)通过政府官方网站获取国家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政策依据、中医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相关内容;通过查阅高质量刊物及研究课题获取中医药科研创新研究进展,针对中医药科研政策、研发平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模式等建设问题及对策,进行梳理。数据收集:检索和收集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中医药产品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产品研发策略、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交流合作模式等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
调查问卷内容:(1)中医药企业:基本情况、负责人基本情况、规模变化、发展模式和策略、成员组织、中药自主产品创新情况、科研投入情况等;(2)高校科研人员:教学与科研平衡措施、人才建设体系和评价标准、引进策略、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政策、成果转化情况等。主要包括5所医疗机构:河南省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洛阳市中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所高等院校: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5所企业: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瑞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拜泉制药有限公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所科研院所: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共20个单位进行调研。
调查对象:(1)企业:我省知名中药现代化企业: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辅仁药业,太龙制药等。(2)政府部门、医疗单位、中医药高校等领导和专家。调查地点:(1)河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中医药相关高校、企业。
电话访谈: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咨询初步形成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战略的可行 性和可操作性。最后,组织专家团队召开专题研讨会,总结我省中医药创新发展优势特点;8 制定解决制约我省医药创新发展的主要措施,形成最终的解决措施报告。
调研与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医疗机构科研诚信能力情况,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企业资助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情况。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单位在“产学研”和自主创新方面,特别是在建立或引进研发机构方面均有成功经验,均有产学研的成功事例,均认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点应聚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二者兼顾,但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方面,60%的单位转化率较好,40%的单位转化率一般,而主要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症结和原因有:①高校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方式存在弊端,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市,科技开发经费不足;②不少科研成果难以进行二次开发;③科研成果本身存在问题,难以转化,此三种原因占80%。高校和企业之间未构建立起联系的桥梁,缺乏交流和协作机制,占60%。高校性质决定科研人员重科研、轻转化,占40%。而场经济意识薄弱,仅占20%。由此可见,大多数科研机构具有较高的成果转化意识,但因特殊原因,使得成果转化存在困难。
为促进科研创新发展,40%的调研单位科研课题已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机制。在如何加快提升科研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调研单位均认为应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开展前沿中药科研技术创新。从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和发展壮大新型创新力量两方面着手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创新主体。从进一步健全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传承创新的政策机制;基础理论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多学科融合创新持续推进,四个方面着手,推动科研单位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方面,调研单位均认为应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加强重点领域攻关;建设高层次科技平台,而有80%的调研单位认为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另有20%的单位认为应加强中医药维护人类健康作用的宣传。关于如何加强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调研单位均认为建设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现代宛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基础、临床和中药相关研究,支持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研究;培育名优中成药大品种,打造岭南特色中药品牌;鼓励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鼓励中医药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占80%。从开展中医药活态传承、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药质量保障,建设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可追溯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80%的调研单位认为也可从提升中医循证能力和健全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机制两方面着手。
在解决中医药行业共性问题、解决“卡脖子”问题上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有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其次是收入和待遇欠佳,为生活奔波忙碌,难以潜心研究;最后是低水平重复研究多,原始创新少;考核机制有待健全,很多科研人员为发表论文而做科研。
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7,8]。在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关于如何建设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调研单位均认为应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人才培养高地。建设名中医集聚高地,占60%;完善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占40%;强化、完善激励机制,占20%。
5.2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单位均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做过实际调查研究,80%的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动态的很好的把握程度。关于调研单位的科学研究与四个面向(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人民健康)的吻合情况,20%的高校高度吻合;60%的高校基本吻合;另外20%的高校吻合有一定局限。在专业设置方面,仅40%的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适应程度为高度适应,另60%的适应程度为一般。60%的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情况为很好,另40%为较好。关于所培养的学生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最欠缺的是,产品创新能力,占60%;专业技术能力和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均占20%;60%的高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在河南省区域范围内的就业率较高,而企业对高校输送人才的满意度,非常好,占20%;很好,占40%;较好,占40%。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最主要的贡献是,支撑了区域企业的发展和支撑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各占40%,支撑了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占20%。在开展科研课题及与企业合作调查方面,80%的高校科研课题已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机制,并与企业联合建有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或研发中心,认为参与校企合作的程度很好。
目前,高校教师服务企业的主要难点,主要包括高校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高校教师与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其次为部分高校教师观念不适应社会需要,服务能力不强。40%的高校认为利益的障碍和高校教师选择的服务对象不合适也是其中的原因。对于科研成果转化低的主要症结和原因,主要有①高校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方式存在弊端,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市场经济意识薄弱,②科技开发经费不足,不少科研成果难以进行二次开发,③高校和企业之间未构建立起联系的桥梁,缺乏交流和协作机制,此3点占80%;而科研成果本身存在问题,难以转化,占60%;科研成果本身存在问题,难以转化,占40%。高校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上的困难主要有低水平重复研究多,原始创新少和高校考核机制有待健全,很多科研人员为发表论文而做科研,各占80%;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和收入和待遇欠佳,为生活奔波忙碌,难以潜心研究,各占60%。
为提高高校促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调研单位均认为应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促进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其次,应从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提高服务能力和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促进综合实力的提升着手。从建设的社会服务平台,培养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着手,结合建设社会服务机构,形成任务清晰、人员精干的工作体系和建设合理的社会服务奖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5.3 企业资助科技创新能力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技术人员主要来源为自己培养,其次为人才引进;关于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措施,60%的企业为高薪酬/项目或产品制,40%的企业为高薪酬/年薪制。科技人才的收入和待遇,80%的企业为一般收入,另20%的企业由能力和贡献度决定。
调研企业生产的主导产品均有自主商标,但的有自主专利技术的企业,占80%。60%的企业认为其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同行比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60%的企业正在研发项目是未来3-5年内投产的新产品;20%的企业正在对现有产品改进。
产学研结合方面,所调研的企业均有产学研结合的事例,与高校或研究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比较多。60%以上的企业认为与科研机构、高校产学研合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比较大,另20%的企业认为该作用一般。目前,在企业设有专门技术研发机构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类似机构。占20%;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类似机构,占60%;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类似机构,占20%。80%的企业研发机构的组织形式为独自组建,另20%为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而80%的企业有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或产业研究院的打算。
在自主创新方面,以自主原始创新为主,占100%,其次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占60%;少数企业也从引进国外技术和集成创新两方面着手。目前,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内部因素主要有,①缺乏高级技术人才,②创新成本过高,风险太大,③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缺乏不断创新的基础,此3点各占80%;①企业资金不足,②缺乏技术研发的装备和条件,③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④缺乏科技研发团队,⑤产学研合作未能真正到位,此5点各占40%;少数企业认为在难以获得有效的市场信,研发投入不足和员工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此三方面,也是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内部因素。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外部因素主要有技术市场不健全、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占60%,①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②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困难,③缺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④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强,⑤社会文化氛围不理想,各占50%。仅少数企业认为地方政府缺乏创新政策扶持也是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外部因素。其中,少数调研企业都认为影响其自主创新的政府方面原因主要是投入不够。
关于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60%的企业认为应发挥中医药领域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引导大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开放科技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等资源,推动与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中医药创新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厚植发展优势,培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单项冠军。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应以建立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主,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辅。
5.4医疗机构科研创新能力
关于中医药医疗水平与国内外同行比较,40%的医疗机构认为自身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各占20%。科研水平的领先程度,60%的医疗机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医药医疗费方面正常水平占60%,较高水平占40%。
科研创新方式主要以自主原始创新为主,而60%的医疗机构的科研课题并未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机制。所调研的医疗单位均设有专门的中医药科研机构,主要是地市级研发机构,其次是国家级研发机构和省级研发机构。中医药科研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独自组建和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经调查不利于单位科研创新的主要外部因素主要有:缺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地方政府缺乏创新政策扶持。而主要内部因素有:缺乏高层次人才,创新意识不强和研发投入不足。目前,医疗机构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解决“卡脖子”问题上的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低水平重复研究多,原始创新少;缺乏高质量科研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科研人员经常忙于临床,难以潜心研究。在科研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流创新平台建设薄弱;缺乏中医药高质量领军人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对接不畅。
为提高医疗机构科研创新的能力,多数医疗机构认为应发展壮大新型创新力量,从围绕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加强医工、医校结合;试点开展临床研究制度创新,提升医药卫生成果转化和功能验证能力;鼓励建设行业研究院和创新发展联盟,健全完善生物产品,4个方面着手。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投入激励作用;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从而推进中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政府在提高单位自主创新能力上应帮助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多层次中介服务体系(如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指导、贷款担保等);建立完善有利于单位发展的社会环境。
河南省中医院科研与创新存在问题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总结出目前我省在中医药科研创新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6.1 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协同动力欠缺
中医药科研应真正落实习总书记要求的科研四个面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主要的中医药科技力量,每年承担大量的研究课题,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完备的科研设施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产出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基地。虽然我省高校目前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众多,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足10%,这无疑是对科技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中医药科研人员的主体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多年形成的惯性思维决定了科研人员重科研、轻转化,重论文发表、轻成果转化;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方式也助推了这种运行模式;多数中医药科研人员市场经济意识还淡薄。河南中药企业整体投入科研的力度也较少,缺少必要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还未形成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格式;高校和企业之间多缺少广泛合作的桥梁。政府也缺少中医药专项、缺少用于支持产学研结合的专项、缺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不少科研成果难以实现转化,难以进行二次开发。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少,也使相互了解不够,容易产生收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方面的分歧,进一步削弱了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
中医药科研人员的主体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单位性质决定了科研人员重科研、轻转化,注重论文发表,成果转化较少。中医药相关企业的科研方面相对投入较少,除较少几家外,自主研发的能力还很薄弱。中医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普遍存在一个通病,即开展科研侧重点并未转向服务实体经济上,大多数科研人员关注点仅为了职称评价、项目申报以及论文发表等,相关选题脱离中医药发展的实际需求,以致科研人员不明确该做什么样的学术研究。即使是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横向课题,也普遍存在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造成许多成果无法推广应用。
6.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交流机制还不健全
产学研合作信息交流机制还不畅通。长期以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存在自主创新成果少、成果辐射面窄、合作关系不稳定、规范性差、合作效率低等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产学研合作主要停留在以项目合作为主导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合作开发等较低层次的合作上,而缺乏从战略高度来审视和部署产学研合作如何统筹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链纵深拓展的动力缺失;因为合作创新平台的缺失,使得很多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组织和制度保证,从而流于形式,无法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技术创新规划相匹配和衔接,甚至沦落为政府应景式的拉郎配;因为合作创新平台的缺失,使得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很不稳定,从而造成“信任危机”,既使合作难以深入开展,又容易发生各种利益纠纷。因此,我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信息交流机制还不畅通。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合作,但缺乏交流和互通机制,科研单位与企业交流合作较少,不了解企业真正所需,科研立项多是科研人员的自我爱好,缺少对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从科研立项就决定了未来转化的艰难。总体上来看,产、学、研三个系统之间缺乏畅通的信息交流,导致整天我国的中医药创新不够。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合作,但缺乏交流和协作机制,科研单位与企业交流合作较少,不了解企业真正所需;从而导致我国的中成药产品自主创新不多,这也是研究工作与市场脱节、研究成果转化不畅的重要原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中医药成果转化活动中的联系不紧密,影响了成果转化的整体效率,供需仍存在脱节。长期以来,隶属于不同系统的创新主体,客观上受到体制藩篱的制约,往往只能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合作,强调“企业出钱、学校和科研院所出力”,采取“点对点”的技术转让、委托研究和联合开发,多以“短、平、快”的合作项目为主,以局部的、阶段性的合作方式为主,以解决一般性、临时性的技术问题为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各方合作机构、项目、经费等都不稳定,无法有效解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据了解,三大创新主体都反映双方人员缺乏共同语言,一些合作项目基本上是“开始积极、后面消极”,严重影响产学研合作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制约中医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某些改革途径,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中医药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学研合作的驱动机制不足。虽然,目前省里出台政策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但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原因有:目前的职称晋升、人才评价、课题立项、成果评定等政策导向和在评价机制对产学研合作缺少优惠支持的导向,对科硏人员的评价与考核主要还是集中在论文发表,获得项目资助、奖励等,而对于产学硏活动没有太多要求,使得产学研活动对科研人员吸引力不大,更缺少主动性。此外,不少企业对科研创新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缺少吸引科研人才创新的外部动力。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也不尽不合理。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目标值不同,常使合作产生矛盾。
产学研合作的调控机制还不灵活。目前政府在科研立项、科研融资和科技成果评奖、转让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机制还不完善,在科研立项、成果评奖等方面注重创新性,未把成果转化作为整体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6.3 缺乏产学研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接收方,企业是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重要一环,在接受高校成果的过程中存在承接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发展规模、风险承担能力、体制等原因,中医药科研队伍大多数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水平有限,多数中医药企业处于产业下游,依靠中药材原材料或二次加工作为生产和创收的主要模式,未能将中医药成果转化成符合大众需求的养生保健等衍生产品,产品创新能力差,识别运用高校技术的能力较弱,技术型的高层次人才少,对原有产品进行梯度研发的能力不足,在引进和消化科技成果的问题上更是力不从心,造成企业经济来源单一。这主要是由于学校教学科研团队学科结构单一,缺少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高级技术服务型人才。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博士毕业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多不了解企业需求。同时,也缺少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受让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成产品推向社会也较难。这一现状导致企业难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的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运用,无法实现成功转化。
高校评价、学科评价体系模式化,与“产学研用”合作目标不一致。教师考核多以课时量、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为主。虽国家多次强调破五唯,但缺少破后立的新指标。虽强调破五唯,但五唯在各方评价中还是占据重要地位。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重学历、轻技能”问题:高校注重具体环节和内容,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内容的记忆、灌输,缺乏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也有脱节、培养方案滞后,难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需要。
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应用人才的培养规律。目前, 很多高校的教学、科研设备比较老化, 一些专业课教师没见过本领域最新的实验设备, 而国内一些企业的仪器设备却很现代化。企业先进的硬件条件和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 会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高校优秀的毕业生进到企业, 又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因此, 从优势互补的角度考虑, 也应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另外, 与传统教育相比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缩小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般来说,一项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让,需经历由立项实验室研制获取小试结果,再将小试结果扩大进行工业化实验完善中间试验以获取完整的工艺技术,最后将中试结果推向企业、实现商品化或产业化这三个阶段。中医药高校因条件所限,缺乏中试基地,难以独立完成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的成果。科技成果未经过中试基地批量生产,直接投入大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可靠性不强,与大生产脱节,导致转化成果不理想。为此若在中试过程中对工艺进行改进,使成果达到成熟化,可为其产业化提供可靠依据。
6.4 产学研资源未能有效整合
国家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注重协同创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目前,我省产学研资源未能充分整合,一些中小型中药研发企业和医院投入科研的资金较少;中医药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资源对外开放度还不高,科研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共享。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有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或研发中心的相对较少。高层次科技领军人物、科技创新人物、科研团队、多学科交叉人员的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基地未能充分有效整合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资源。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药科研的部分科技人才为“创新”而创新,科研试验指标以国外为准,学术论文以出新为高,申报科研课题则注重技巧,这种单纯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无法推动中医药的原始创新,在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研平台建设上难以突破。中医药科研人员的主体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单位性质决定了科研人员重科研、轻转化,注重论文发表,成果转化较少。中医药相关企业的科研方面相对投入较少,除较少几家外,自主研发的能力还很薄弱。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合作,但缺乏交流和协作机制,科研单位与企业交流合作较少,不了解企业真正所需;从而导致我国的中成药产品自主创新不多,这也是研究工作与市场脱节、研究成果转化不畅的重要原因。创新团队建设中,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不完善;缺少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和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校教师肩负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难于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找到平衡点,难于潜心钻研科研;医疗模式的现状使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忙于接诊、应诊,没有时间做科研,坚持做科研的人很少。受到申请课题和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影响,中医药科研人员一味的追求化学成分和信号通路,忽略了中医药自身的特色和特点。此外,部分科技人才的收入和待遇欠佳,往往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难以潜心研究;资金不仅用在单位、项目、设备上,还要用在人才本身;此外,在诚信和道德规范合理的约束下充分相信科技人才,重点从研究方向、研究前景上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支持、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6.5 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有待加强,一流平台建设薄弱
虽然在中医药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但与国内“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还存在很大距离。缺少一流中医药创新平台、领军人才,低水平重复研究多,原始创新、零的突破少及标志性成果较少“卡脖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对接不畅,成果转化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度不够;在服务人民健康质量上还需提升;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一定差距。中医药作为中国“原创”,中医药学科最能代表中国水平冲击世界一流学科,中医药大学应努力冲击一流大学。河南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医圣张仲景故里,是中医重要之根,建议加大中医药‘双一流’建设力度和建设高校范围,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应要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建设一流学科的理念,优化学科建设条件,加强学科建设的指导,同时促进中医药大学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合作,推进跨学科研究,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医药学一流的中医特色学科专业。
6.6 相关科研政策的细化落实困难
相关科研政策的细化落实还有差距,近年来,国家和省政府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出台了不少政策文件,但政策的应用和细化上还存在不足;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科研“内卷”渐生,多头的各种考核压力及考核的功利性太强,科研工作者不得不做短平快研究;尚缺乏一流创新生态的形成。领军人才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还不完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制度还不完善;教学科研人员内生动力、创新活力不强;在政策、资金、要素等对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也有待加强。
结果为导向、目标为导向、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制、包干制、军令状制等科研管理体制还未成为主流。科研项目竞争制虽有积极竞争,激励上进的特点,但长期以往、过低的支持率,又会导致很多人失去信心,不愿再从事该项工作;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还需优化;科研经费稳定支持的政策环境,还有待形成。虽已有部分政府与单位联合按比例投入,形成了新的科研经费多渠道支持情况,但形式太单一、参与的单位还少,还未形成主流。破五唯后新的要求还未达成共识。部门、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还有待提升,企业产品换代升级的模式和环境还在营造,整体研发投入不足还很普遍。
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方面相对投入少。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内部因素主要有,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创新成本过高,风险太大;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缺乏不断创新的基础;缺乏技术研发的装备和条件;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缺乏科技研发团队;产学研合作未能真正到位。主要外部因素主要有技术市场不健全、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困难;缺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强;社会文化氛围不理想等。
结论与建议
近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河南,寄予我们“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切期望。为推动河南省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在国家级实验平台建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得突破上作出贡献。让中医药为河南医药卫生做出更大贡献,更好服务人们群众健康、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河南省楼阳生书记提出的结果论英雄。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高质量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更好落实习总书记对中医药的期望和要求。经问文献查阅,问卷调研,并对河南省相关政策进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7.1完善产学研协同、交流机制
加强制度创新,激发企业及科研人员原创活力,不断发现并聚焦中医药科技重大问题,实现从跟随式创新到引导式创新的转型。加强部门协同,建立由需求侧到供给侧相互联动、高效沟通的模式,更好发现并解决中医药重大问题、激发科技工作者创造力,鼓励科研人员源头式创新。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中药新药研发政策导向。
通过行业学会、产业联盟、产业链等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沟通机制,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与数据能够快捷、高效地传播与共享,同向发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托校企共建平台,推动产学研发展。完善可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促进中医药人才投身于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中[15]。
7.2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高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高校与规上企业合建研究中心等。通过产业学院开展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通过产业研究院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未来发展、新产品研发、产业结构调整开展研究,通过中试基地促进新产品传化。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申报及建设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合作研发。
让“科学家”与“企业家”有机结合,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服务能力,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人才服务能力。鼓励研究人员利用科研成果创新创业,通过双创,促进产学研用有效结合,真正体现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中“用”的内涵。依托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构建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促进产学研高层次人才培养。使成果转化的业绩成为助推一流学科建设的动力。真正实现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良性循环。
目前,中医药科研人员的主体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单位性质决定了科研人员重科研、轻转化,注重论文发表,成果转化较少。中医药相关企业的科研方面相对投入较少,除较少几家外,自主研发的能力还很薄弱[10]。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合作,但缺乏交流和协作机制,科研单位不了解企业真正所需;从而导致中成药产品自主创新不多,这也是研究工作与市场脱节、研究成果转化不畅的重要原因。应进一步依托中医药高校、龙头企业搭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平台,促进企业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11]。
创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平台的组建形成具有健全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实体,承载和真正转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机能,实现平台组织的创新产出,并最终满足合作各方的创新需求。一般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以下意义:一是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二是降低风险,技术创新过程存在很高的风险性,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降低技术创新风险;三是人才培养,通过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合作,利用各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弥补各方人才培养的缺陷,培养出各方所需的创新性人才,贮备后备人才。但是上述功能的实现不可能自动进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能长期稳续运行的组织结构才能转化和实现。譬如人才培养就非常需要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可持续的培养机制作保证。因为人才培养有着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大、系统性强、学科方向稳定等特点,很难想象没有稳定的合作平台作保证,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将何从培养和产出。总之,只有通过平台的组建和有效运行才能实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的真正整合,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完备的组织与制度支撑,以保证产学研合作的持续创新与规范运营。
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组建要求明确合作创新的技术开发方向和技术产出目标,即明确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为什么要组建。至少要明确近期合作中将要解决或攻关的技术难题有哪些?长期合作的研发方向和领域又是什么?这些技术难题和研发方向对合作方或相关企业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具体的合作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制定可以通过技术路线图这一技术创新管理工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掌握该产学研合作领域所在产业的地位和现状、国内外市场需求、产业目标和技术壁垒,凝练出产业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的重大研发需求和技术项目,确定其优先排序并指出项目的技术难点及风险、完成的时间节点等,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提出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发展的战略新思路。
如前所述,对于产学研合作参与方权责利的界定是维系产学研合作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的根本保证。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权”主要体现为平台经营权、管理权和收益权;“责”主要是平台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责任和资源投入的义务;“利”主要是指平台产出的利益分配和资源共享。很明显,权责利对等是权责利界定的基本原则。平台的组建,首先就需明晰各方的权责利。事实上前文中的经费和项目管理模式的确立就是保证权责利对等和风险共担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也是必须以契约的方式予以确立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除了项目运作过程风险,还有平台成本与资源投入所带来的风险,这些都必须予以一一界定,明确责任所述。利益分配应该以互利为基础,是产学研合作得以持续发展的终极动力,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构建要以合作各方的利益增长为基础,寻求不同利益的共生原点,用制度化的方式明确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与使用机制、人才使用与工作机制、成果使用与归属机制、项目开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做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各方之间互惠共生、各取所需和平等共赢。
一是建立和完善平台的监督及绩效考核机制。平台建设要重视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跟踪和评估工作,尤其是科学地对相关项目进行前期分析、中期跟踪、后期评估。在科研项目验收、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审等科技成果的考核上,要注重成果的创新性及其技术水平,注重成果的可应用性和产业化前景。着眼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和区域支柱经济。要引导平台的技术创新方向与国家战略利益相结合,与区域支柱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围绕支柱和新兴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制定平台长远发展目标和方案,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不断完善利益共享分配机制。产学研各方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评估,归根到底是收益再分配的问题。平台在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中长效、紧密的合作机制应当是动态的、多样的。因此,应按照市场机制建立以知识产权为中心的利益分配机制。对产学研合作而言,“信用”和“利益”是建立平台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周期长,需要产学研各方持续稳定的合作信用,需要各得其所的利益保障。应采用合同契约方式,在各方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的信用和约束机制。把知识产权作为解决利益分配机制问题的中心环节,围绕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等各个环节,明确各方的责、权、利,保障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利益。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平台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是要形成能够自我运转的“利益共同体”。因为只有利益共享,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合作;只有风险共担,才能形成合力,应对各种挑战。
7.3做大做强“豫药”产业
挖掘和传承道地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积极开展新型中药炮制、制剂的现代研究及加工设备研究,优化炮制、制剂工艺,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豫药”品牌。开展豫药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并出尽成果的转化应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将中药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与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游街结合,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快中药电子商务发展,利用互联网电子交易平台,促进优质豫药“走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批“链主”企业,加强“豫药”全产业链建设,推进“豫药”产业全面提升。拉长豫药产业链条,通过豫药功效的提升,实现六新突破、五链耦合。
7.4落实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科研应真正落实习总书记要求的科研“四个面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推进中医药创新与“两个确保”和实施“十大战略”的有机结合,突出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协同联动的中医药科研发展模式。前瞻部署中医药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攻关,努力取得迭代性、颠覆性、原创性中医药科技成果。通过创新成果的产学研结合,为落实十大战略做贡献。
设立中医药科研重大专项和一般专项,以中医药人为主来评价中医药项目、成果、人才。促进中医药优势病种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豫药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全民健康、治未病、疑难病等的优势,为全民健康做出贡献;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文旅文创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中药在新农村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沿线的生态保护等的重要价值,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7.5 加强以目标为导向的科研
突出国家大力提倡的“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制、包干制、军令状制等,克服目前科技项目重立项、轻结果,重过程、轻结果的显现,提高项目的收益,实现创新效益。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重大突破。以解决系列“卡脖子”问题为项目目标,形成系列颠覆性、迭代性的创新技术。让能者尽其才,让做真学问的人担大任,以高质量的研究攻关、高效率的成果转化、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提供智力支持。因受到申请课题和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影响,目前,中医药科研人员一味的追求化学成分和信号通路,忽略了中医药自身的特色和特点。但中医药注重整体功能调节,传承历史悠久,毒副作用小,对慢性病、多发病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14]。中医药科研人员自身应注重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注重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传染病等系统研究,加强仲景方药新药研发和中成药二次开发。
科学研究应根据研究类型的不同,设立不同的目标导向。基础研究应以提出一个新学说、形成一个新理论,并以理论引领一个新行业、创新一个新经济为主要导向。应用研究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真正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科研四个面向: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人民健康。
7.6 完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地设置人才评价指标。结合指标设置,丰富评价手段,灵活采用评审、述职、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方式,突出成果质量和原创价值,破除片面以论文、专利、项目、经费论英雄的评价方式。破“五唯”,建立新的、充满活力、能够激发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评价标准。新评价标准应坚持三不原则:不被固化,须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以激励人尽其才、科研创新为目的;且根据评价领域的实际需求或社会发展的变化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不再继续维护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应该遵循科学的评价规律,以促进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为要旨。不能侵害多数普通科研人员的利益,标准要让普通科研人员基本认同,普通科研人员是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
完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创新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流动和职称晋升机制,提高基层中医医师职称晋升业务能力和实绩考核权重。以中医经典理论、辨证思维、临床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为重点,完善中医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构建符合中医规律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聘、薪酬分配、评比表彰等挂钩。
对科研人员加大激励、减轻负担[16-19]。部分科技人才的收入和待遇欠佳,往往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难以潜心研究;资金不仅用在单位、项目、设备上,还要用在人才本身;此外,在诚信和道德规范合理的约束下充分相信科技人才,重点从研究方向、研究前景上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支持、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7.7 加强对中医药科研人才的引用和培养
加快培养中医药加多学科交叉前沿技术人才,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打破院系专业壁垒,加强不同领域知识的有效衔接。鼓励高校间实施跨班位、跨学科优秀专家、高校教师的联合聘任,组建融合多学科师资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加强与国外知名院校顶尖实验室的合作,联合培养具有多学科思维的中医药前沿技术专业人才、高层次复合人才。
实施“仲景人才工程”,建立“领军、拔尖、青苗”有机衔接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梯队。推进中医药院校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学术经验、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复合型人才。开展“西学中”培训,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药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优秀高端人才。已建立中医药研发重大专项,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议深入实施省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和重点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制度;探索并强化中医药院校教育和中医师承教育模式;探索建立中医药人才评价评选体系,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保障机制。
注重培育中医药创新团队,突出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完善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加强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和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构建名中医集聚高地:柔性引进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岐黄学者,建设一批名中医诊疗中心、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岐黄学者工作站等。围绕学科建设,组建特色学科群、学科联盟,形成学科建设高地。在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坚持继承与发展两个方面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破局科研“内卷”,把基础研究交给精英,把应用研究交给市场。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不同种类的人才放在中心位置。满足一部分精干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所需要的经费,使之基本上不为生活和科研经费发愁,静下心来做一些更有价值,更有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检验创新和实用的程度。
在选择 PI 团队的带头人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学术造诣高深、学术思想创新,勇于开拓,带领团队开展有价值的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好,有合作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饶,作风正派,分配利益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能激发成员积极性。希望他们能够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为团队积蓄后备力量。希望他们具备由科技感召力、洞察力、激发力、助推力和引领力五大子能力构成的科研团队领导力。在新的团队成立时,我们对学系、PI团队的带头人进行相关培训,要求他们做到:支持团队成员跨学科、跨院系地开展工作,能理性包容成员的错误,给予成员鼓励、支持和指导;重视成员的培养;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并合理安排其工作,促进团队更好地发展;公平地对待成员并与成员实现共赢。
在团队运行中,不同的带头人有不同的领导风格,应根据科研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通常将交易型领导(被动放任管理、主动例外管理、权变奖励)与变革型领导(个性化关怀、智力激发、魅力领导)进行相应组合,以最大限度调动成员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变革型领导注重将成员的需求提升至与领导目标相一致的水平,而不是仅仅满足成员暂时的精神和物质需求。魅力领导通过影响成员价值观、阐释目标意义激发成员动机;智力激发则是引导成员用新观念、新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提升创造力;个性化关怀是关心成员发展,进行培育和指导,使其认识和自我激发潜能。此外,领导者对应下属任务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两个维度的 4 种不同组合,可采取的领导方式有: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授权式。上述领导风格中,变革型领导是团队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团队的社会资本则只起辅助作用。对综合性医科大学中组建不久的中医药科研团队,社会资本往往处于较低水平,应以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分享、提升团队的知识整合能力作为工作重点。
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往往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能在年龄、层次等方面尽如人意,尤其是在老团队基础上建立的新团队,面临的问题更多。我们从以下方面考虑以变不利为有利。
团队角色的完整、均衡对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具有积极且正向的作用,科研团队领导者应关注这一潜在特点,加以培育,实现知识技能与角色匹配的自动适配,角色缺失与互补的平衡。数据显示,性别、年龄混搭不会影响身份认同,反而能促进合作。组建科研团队时,一要重视成员在知识背景、思维模式、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多样性。在团队凝练形成的共同研究方向下,优势互补的成员从不同视角、不同知识背景开展合作研究,更容易科研创新,还能降低成员间的替代性,增强个体存在感,使合作更默契,彼此更尊重和认同。二是重视成员个人性格特征的多样性。如果太过趋同,则难以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具体应重视:知识互补,一种是跨学科的知识互补,另一种是同一学科内部的知识互补。能力互补,一个团队,其中的成员能力是不同的,个性特点也不尽相同。学术骨干在一个科研团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一个团队的成功顺利的展开工作,同样离不开基础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好基础工作人员和学术骨干的合理比例。气质互补,具有不同气质的成员一起工作,则可以取长补短,高效地完成任务。年龄互补,老中青恰当结合,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性别互补,有研究证实,团队成员中女性占 30%,可使团队整体智慧和优势最好发挥。女性在团队中可发挥一定的中介、粘合作用,利用男女性别各自的优势,利于团队稳定和任务的完成。文化互补,主要指由于学源广、学科异带来的不同研究团队的团队文化互补。如中医与西医,中药与西药学科特点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需要在碰撞交流中各取所长。关系互补,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离不开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组建和培育科研团队时,需要考虑整合各成员的社会关系优势,以便互补增效。
因为性格和才能的不同,团队成员在团队活动中的贡献和行为方式也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角色。概括来说,一个团队主要由 9 种角色构成,即推进者、协调者、信息者、实干家、创新者、专家、监督者、凝聚者、完成者。科研活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角色。
需求确定阶段。在需求确定阶段,推进者和协调者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助推政策的实施。推进者是办事效率很高的人,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干劲,遇到问题总是百折不挠,他们对新事物新观点也更容易接受。协调者客观冷静,具有一种个性上的感召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
寻找想法阶段。在寻找想法阶段,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需要创新者和信息提供者来完成。创新者具有独特的思维,往往能想到一些不同的点子,在项目初创阶段,这些角度不同的想法和点子恰是一个团队所需要的。信息提供者对外界的信息比较敏感,能够搜集各种信息。计划制定阶段。在计划制定阶段,监督者具有相关经验和知识,并可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确保决策正确。形成决策阶段。一个决策往往是在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中形成的,在相互争论中求同存异是信息者和凝聚者的强项。组织实施阶段。在组织实施阶段,实干家和协调者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实干家组织能力、计划性很强,并且非常务实,善于对方案进行步骤分解,按标准和要求严格实施。协调者可以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验收阶段。在完成验收阶段,肯定会遇到各种不达标、不合格或者还能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完成者和监督者发挥作用了。这些对十几个人规模的团队选择成员与成员角色定位具有很好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创新人才。目前,河南已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正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这是河南省委和省政府下的一盘大棋。在中医药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培育中医药创新团队,加强创新团队的建设,更突出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但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尚需完善;此外,也应加强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和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2,13]。
7.8 加快推进高水平中医药科研创新体系
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设立中医药振兴专项,前瞻部署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药理论创新,中医药已有学科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形成新的中医药相关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构建中医药前沿创新技术体系。抓一流课题,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攻关,努力取得迭代性、颠覆性、原创性中医药成果,形成中医药相关共性核心技术,锻造中医药特色技术体系和杀手锏。应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前瞻部署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攻关,努力取得迭代性、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研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
设立中医药发展专项,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重在产学研结合,重在企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培育名优中成药大品种,打造豫药特色中药品牌。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鼓励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鼓励中医药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政府、企业、学校等联动联建的模式。建设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强化循证医学研究,总结中医药优势病种治疗经验,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科研平台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9]。省政府鼓励中医药骨干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国家级、省级研究中心,推动一流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促进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并赋予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最大限度调动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
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前沿科技创新体系,统筹有实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能自愿建立能够引领中医药研究大格局的国家级中医药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开展高水平战略与政策研究,为中医药科技发展提供战略、业务和保障,也能聚焦国际高精尖前沿科技,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构。
挖掘中医药核心理念和价值精华,强化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
7.9完善细化、落实国家相关政策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出台了很多有关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如何将这些政策措施真正落地、落实、落细,把现有政策细化为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和任务,完善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作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重要问题,形成发展中医药的强大合力,把新的国家科研政策细化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方案。以能很好落实四个面向,实施国家提倡的新的科研管理模式,突出目标、结果,淡化过程、环节,科研人员广泛欢迎为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卢雪花,徐榕青,陈刚. 中药治疗不同临床分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22,44(3):890-893.
[2]谢伟. 中药国际化竞争中专利价值实现的困境与进路 ——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高价值内需为新契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3):69-76.
[3]洪兵. 开放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灵魂[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7):488-491.
[4]王俊文,李宗友,李海燕,等. 中医药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5):755-760.
[5]王萍,冯添,张钰钗. 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新动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医药法执法检查纪实[J]. 中国人大,2021(11):14-18.
[6]崔伟锋,韩静旖,李更生. 河南省中医药科研现状调查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4):3881-3883.
[7]秦晓光,庞燕,周强. “一带一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C].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论文集. 2017:43-45.
[8]顾士萍,吴桐. 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思考与探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6):168-169.
[9]王莹,冷雪,贾连群. 依托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80-82.
[10]梅玉虹,王灵芝,雷雪,等. 中药民族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J]. 卫生软科学,2021,35(4):93-97.
[11]赵萍. 以校企党支部共建助推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实践[J]. 长江丛刊,2021(18):123-124.
[12]冯英,周琦人,范霞. 我国中医药科研人才队伍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135-136.
[13]王志勇. 探索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国家队人才体系的新途径[J]. 中国卫生人才,2012(6):82-83.
[14]毛得宏. 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C]. //2017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集. 2017:256-261.
[15]王辉,唐婧,周良荣,等. 中医药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重构——产学协同育人模式[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6):259-260.
[16]吴洪富,姜佳莹. 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创新与未来展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1):80-84.
[17]黄春华.高校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5-98.
[18]莫扬,彭莫,甘晓. 我国科研人员科普积极性的激励研究[J]. 科普研究,2017,12(3):26-32.
[19]丁卫明,汤易兵. 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4):39-40.